中秋月古诗原文翻译和背景
《中秋月》
江月照人影,月明思故人。
相逢看白玉,唯有素光贞。
珠殿非霄殿,闲坐梦灵京。
飘荡余千里,鸣珂紫泥新。
天开百道锦,玉漏听双龙。
舞袖飞风落,歌颦落露香。
水寒潭映月,风动桂摇香。
千里婵娟意,谁同我倚楼。
翻译(现代文):
江上的月亮照在人身上,月光明亮,思绪却飘向了远方的故人,在月光下相遇,看到白玉般的明月,只有它那纯洁的光辉是永恒不变的,虽然宫殿不似云端那么高不可及,我却在清闲之时梦中来到了我所怀念的京城,离京城已经漂泊了几千里路,身在官场,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天边展开了千重锦绣般的美丽景象,而那珍贵的玉漏(计时的器物)似乎能听到两条龙的呼吸声,人们的舞袖随着风轻轻飘动而落下,歌声中的笑容与露水的清香交相辉映,水面寒凉,水潭映着月亮的影子;风动时,桂花的香气四溢,这满月之夜多么美丽,可又有谁能和我一起倚着高楼共赏呢?
背景:
《中秋月》是一首描写中秋月夜的诗歌,描绘了中秋月夜的美丽景象和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之情,中秋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人们在这一天会赏月、团聚和分享美食,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出自己内心对故人、家乡和亲人等情愫的牵挂和思念,这首诗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