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原文 > 正文内容

听竹古诗原文

文字旅人7个月前 (05-03)古诗原文29

以下是我找到的古诗原文及其翻译:

听竹

宋 曾几

客去庭稍静,持杯对竹吃。

忽闻万籁寂,唯见孤灯灭。

译文:

客人走了,庭院稍微安静下来,我手拿酒杯,面对着竹子喝酒,忽然听到四周一片寂静,只见灯火已灭。

注释:

听竹:欣赏竹子发出的声音。

万籁(lài):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

唯见:只见。

这首诗用极其简约省净的笔法,勾勒出一幅极富诗意的春夜客堂图,画面上呈现出一种空灵的意境,客人已经离去,诗人独立枯坐,默默无语,对着窗外的翠竹,一边饮酒,一边倾听那竹叶摇曳的声响,听出“万籁俱寂”的境界,独处中不免有些孤独,好在诗人是个“无竹不欢”之人,独坐室内也以听竹为乐,唯有听得着竹叶的声响,方能使心灵摆脱烦恼的束缚;唯有超越人世的忧烦,心才能返璞归真,回到属于自己的天地。“持杯对竹吃”的“吃”字似乎包含了全部活动内容,酒与竹叶相和相融的雅趣扑面而来,这是精神上的大自在、大解脱和大快慰,人间的种种烦恼在清新淡雅的翠竹面前烟消云散,这里似乎隐含着这样的诗意:烦恼忧愁在真善美的东西面前是不会长久的,然而没有人生经验的丰富积累和深切感悟,恐怕是写不出这样颇有意境的诗句的,可以想象,诗人在创作这首诗的时候应该是浸润在生活的温馨之中:坐在那里默想着,并不知已经和竹叶发出声音和谐相处;看着青翠葱笼的竹子就已经淡忘万籁无声的那种给人窒息感的气氛,不知疲倦地在烛光里敲打竹子的影子打发寂寞更符合常情常理,由此不难看出诗人是个充满情趣的人,如果对人生、对自然缺少了起码的感悟与理解是断然写不出这样的诗句来的,这些对于创作无不是经验之谈,同时对于理解这首诗的主题思想也是至关重要的。“听竹”,无非是作者以物怡性、以物怡情的一种方式,体现了作者高雅的情致、飘逸的风度。“吃”是一种最悠闲的生活姿态,“吃”含蓄着诗人的无比满足、欣慰的心声,宛如于闲庭信步之中竟然发现意外之美,由这“吃”的一瞬间闪现出生活中的无穷趣味和无限诗意来,从中可见诗人颇有匠心独运之处。“唯见孤灯灭”看似了无禅意却深含哲理:既然竹声实在美妙令人陶醉了,那就让我们让大自然的力量做主吧,将连同一切烦恼一起淹没于万籁之中好了,那时世界该是多么清静、安谧而又美好啊!与其刻意追求那万籁俱寂的环境而使心灵感到压抑烦躁不安,不如顺其自然来得潇洒惬意,倘若非得借助外力来刻意追求“寂”境,“听”之而达到“寂”境也必然丧失了人类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那份美好心愿和良苦用心,生活本是美好的,只因为曾经历了苦难而漠视了生活的美好!这就是人类最大的悲哀!但愿人们永远记住生活的美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听竹》一诗具有深远的思想意义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读罢全诗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清雅脱俗而又意蕴深远的!读罢全诗也会令人浮想联翩:于炎热的夏天站在郁郁葱葱的竹林里闭目聆听一阵阵清脆悦耳的竹叶摇曳声胜过任何器乐奏出的美妙乐章之时那种清泉石上流的美妙感受令人回味无穷!不正是生活的无限情趣、人生的无穷智慧的体现吗?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人生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就是人生的真谛!生活本来是美好的,是喧嚣嘈杂的环境和人心的浮躁蒙蔽了人的双眼!人类只有超越自我方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与超越!这就是人类精神家园的追求所在吧!因此这首诗的思想意义远超出其表面的感悟这一感悟过程——从而领略精神的超越和人性的无限之大!进而明了中华民族一贯推崇的人生之道.大道即为人格品行的楷模塑造伟业之说千百年至名垂千古之所凭仗乃至神奇梦幻依然一线!志者已然!不经三余彻骨历炼遍体创痕才发现逍遥法则其间捷径大道不见凡人必经历方可得识或秘不可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文字旅人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wcat.cc/poem/6002.html

分享给朋友:

“听竹古诗原文” 的相关文章

行路难古诗原文5个月前 (06-13)
舟夜书所见古诗原文10个月前 (02-11)
长恨歌古诗原文5个月前 (06-12)
赠汪伦 古诗原文5个月前 (06-12)
竹石古诗原文9个月前 (02-15)
夜书所见古诗原文5个月前 (06-12)